1.实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优化公共实训基地区域布局,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新建一批公共实训基地,遴选培育一批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的实习实训机构。2.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场地、设备共建共享。强化公共实训基地的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做好公共实训基地与院校、企业实训基地的有效衔接。支持各地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统筹整合运用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使用质量。支持危化企业集中的地区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建立或改扩建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实操实训。力争到“十四五”期末,每个化工园区都有配套服务的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3.开展县域职业技能培训场地、设备共建共享。优化县域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供给,推动县域层面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统筹融合,选取部分县级行政区开展试点,赋予其更多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4.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场地、设备共建共享。制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场地、设备共建共享实施方案,结合农民工就业意愿和需求,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注重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5.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依托职业院校、企业等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研修交流。 |